文/翁藍莉 圖/涂庭源
涂庭源實驗室團隊及合作夥伴及同事合影
獲得 112 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的成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涂庭源副教授,實驗室團隊長期聚焦在利用微製成工程技術建構能模擬生理或病理組織環境的平台,以利生物學、藥學、醫學等相關主題之應用開發,包含體外三維組織環境、腫瘤模型、血管晶片等。這類平台的建構能使研究人員更容易在較擬真的狀態下探討疾病成因、藥物篩檢與治療成效。
高達 90% 導致癌症病患死亡的主因是癌細胞的轉移,因此,癌症轉移一直是實驗室關注的重要研究疾病模型之一。為了瞭解癌細胞為何能成功轉移,團隊模擬其中不同步驟下的環境,探討癌細胞為何變得更具侵襲性能夠成功轉移到其他部位,進而找尋出對應的治療方法,成為實驗室長期致力的目標。實驗室透過體外腫瘤模擬部分的腫瘤微環境觀察腫瘤細胞侵襲至周邊基質的過程,研究結果顯示周邊基質的物理特性對癌細胞的擴散能力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而基質間若存在界面的環境更容易誘導癌細胞展開趨向性( diepafitaxis )。未來若能針對癌細胞於界面趨向特性提出相關的治療策略或藥物開發的方案,或可幫助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品質。
涂庭源副教授表示,角色上的轉變是遇到的挑戰與挫折,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
涂庭源副教授表示,他遇到的挑戰與挫折主要是角色上的轉變。從實驗室的組員變成實驗室的主持人,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從只要對自己負責到要匯整團隊、系所、學校等多面向需求。這對初期在累積成果的實驗室來說,有極大的考驗與壓力,難免也會因為挫敗感存有「只要研究成果可以發表,到哪裡都沒關係」的念頭。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觀念也被改變,了解不應該浪費已獲得的資源與辜負合作團隊的期待。此外,與不同團隊間合作的磨合,初期必須以較硬性的方式訂出定期、持續的溝通和討論規範,以建立後續長期良好信任和默契。過程中所有的經驗,使他更加明白,頂尖的研究成果需要堅持和耐心,需要在逐步累積中實現。
涂庭源老師進一步分享他在學術道路上的經歷。他回憶起在碩士班時,第一次參加美國聖地牙哥的國際學術會議,在會議中與論文作者交流的難忘經驗。生活中,他經常嘗試與人分享他的研究,但往往感到不被理解,而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儘管用不太流利的英語表達自己的研究,但他卻發現有人能夠聽懂並提出問題和建議,這種互動讓他深感做研究是一個充滿神奇的過程,激發了他繼續攻讀博士學位。不過真正想從事教職的念頭則是博士班畢業後,當他在新加坡生醫新創公司待了1年多,心中仍對學術界相對單純的環境、及可以建立共同目標的小團隊心所嚮往。
涂庭源說,無論工作或家庭,都應學習給予真誠與溫暖
涂老師說,胡文聰教授、Jean Paul Thiery 教授與Roger D. Kamm教授分別是他碩、博士班的指導教授,也是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他們在專業上的素養與指導令我欽佩,但回想那時候學習的日子,更多出現在印象中的是老師們時不時的問候,請大家到家裡吃披薩、親自下廚做牛排,還有在組聚時主動過來閒話家常,與其是說學習到許多的專業,這些指導教授讓我感受到更多的是真誠的態度與身為一個老師的溫暖,而看到他們跟家人的互動,也讓我感受到他們在工作上與在家庭中都是表裡如一的人。」即便在擔任他人老師之後,這些特質一直到都如今深深烙印在涂老師心中。
自認為患有強烈拖延症的涂庭源老師最後也想跟具有相同症狀的同學們說,拖延症常出現於自身內部缺乏執行的動機導致,總覺得緊要關頭還沒到。但與其一延再延,其實可以嘗試透過提升外部推動力來協助自己克服,比如主動詢問指導教授,是否能有共同執行計畫的同儕、或跟博士生學習、或主動要求帶大學部做實驗等。像實驗室跟不同團隊合作一樣,也要「強迫」自己去主動跟共事的人訂出每週固定的討論時間,這樣即便自己會想拖延,但也能在別人的催促下,按部就班將工作一點一滴的完成。同樣的,經歷的過程也會幫助同學逐漸看到問題逐步被解決,因而喜歡研究,也更能學會欣賞自己。「學習給予真誠與溫暖」,涂老師最後希望與同學共勉。
Commentaires